放棄特色

疫情下,澳門人遊澳門多了,不但發現更多小城之美,生活稍添情趣;但也察覺城市在變化,有些地方變了味,身為澳門人有點無癮!

澳門人優點不少,卻有一缺點之前寫過:喜愛跟風。撇開光影節、大巡遊不說,城市建設近來成文青熱話,之前政府剷走望德堂坊馬忌士街的葡式石仔路,改鋪水泥,引起爭議。官方自有一套解釋,但老實說,類似的石仔路在澳門已歷史悠久且不少見,甚麼問題未遇過?解決過?為何今次不想辦法,而是一個拆字就算?除了懶,沒有更好解釋。

近年另一爭議是彩虹屋。這要追溯“打卡”文化,旅遊時見到標誌性的建築、場景,會拍照證明到此一遊。網紅如此,人人照跟。又不知何時,政府看到外地彩虹屋多人打卡,於是氹仔舊城區、十月初五街、關前街、路環等照辦煮碗,現在連雀仔園的石樓梯都不放過。

不是反對創新、潮流,惟不能盲目或者清一色。要知道石仔路與現時彩虹屋的所在地,多是有歷史文化的舊區,豈能亂來?要知澳門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古樸的南歐風情,盡力保留好原貌已經贏晒,這是周邊地區很想有但又無法做到的,為何我們偏反其道而行,捨獨特、高雅而取庸俗?如此這般的塗鴉或者彩虹屋,內地多的是,何必要澳門人難受兼趕客呢?

強  生

(原載於2021年9月25日《澳門日報》姿彩版》

Share your though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