理性發文 vs 戴罪立功

三千元電子消費卡五月啟用,很多人在想,如何買最多東西,冷不防部分商家加價。此消彼長,著數有幾多?條數有排計。今日論資訊流通的重要性。

    政府推兩期總數八千元的電子消費卡,想人幫襯一些本土小店,刺激消費,同時推廣“電子貨幣”人人拍手掌,現實卻很殘酷。一來對真受影響的人來說,八千元不是額外多出來的,而是減少失去的,前景未明,怎敢大肆消費?二來,哪怕疫情對部分人影響不大,多了八千文無疑是好,若生活必需品齊加價,甜頭便打折扣。唔信,可多去街市、超市,必對生活成本有更深刻了解。

    有網民在群組發起行動,若發現有商舖借消費卡之機加價,便貼相貼文,告誡大家,唔好幫襯。為消費者提供更多資訊是好事,惟網民須謹慎,加價原因不少,發疫情財的肯定大有人在,但疫情令全球供應鏈半死不活,來貨貴不得不加價也確有其事,不能一竹竿打一船人,總之貼文前多了解。這不單對商舖公平一點,也對自己多一重保障。

    無錯,自由市場,商舖或製造商有權加價,消費者亦有權唔買,但資訊不對等必造成不公平,消費者自發捍衛資訊權及權益無可厚非,但更多責任在政府身上。政府有格價app,也似將矛頭指向貴豬肉,但還可以做的太多了,政府過去做不好,今回要戴罪立功。

    強  生

原載於:2020年5月2日 《澳門日報》姿彩版

Share your though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