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衡有法

保育vs發展,澳門久不久就有此爭議。「平衡」兩個字好老套,用得濫,但確應如此,只官民有時太懶,疏於思考拆與留之間還有選擇,澳門有新舊建築完美結合的圖書館的成功個案呢!

澳門政府天天拿世遺名片sell客,社會保育意識卻每況愈下。在歐美,家有祖業被評為文物是光榮事,部分澳人卻視之負累,抱怨「冇得發展、起樓」拆之而後快,大家族都係咁話,儘管可向政府申請資助維護等。官民都似忘了,這些過百年的老舊建築正是澳門的根,也是文化底蘊,沒有澳門歷史城區,只得甚麼地方都可建的金碧輝煌酒店、賭場,澳門甚麼都不是。

最新爭議是氹仔荒地上的車胎公園計劃,應否保留部分紗廠作工業遺址。該廠是氹仔首座大型現代化工廠(製衣廠),現拆得七七八八。筆者並非原教旨保育主義分子,不是甚麼都要保、甚麼都要留。建議當局可保留部分遺址,一來這麼大的公園必須有室內空間,二來澳門製衣風行一時,儘管式微多年,卻是小城發展歷程中的一部分。政府現大推文創,時裝設計也頗有基礎,何不將紗廠改建成一座集製衣歷史、遊戲、展示、表演的綜合館?既可保育鮮有的建築、歷史,也可活化更新。小朋友有得玩,大人有嘢睇,對時裝產業有幫助,何樂而不為?這些公帑、投資值得!

    強  生 

(原載於2020年9月5日,《澳門日報》姿彩版》

Share your though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