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小丑》之苦
《小丑》是今年最矚目電影,看了叫人鬱悶,陷入深深迷思。怎會有一套講壞人的電影,能令人有憐憫之情,擔心、害怕惡人死去?再者,賣個滿堂紅。
“小丑”無論由影帝積尼高遜或希斯萊傑飾演,都非常討喜。這套《小丑》是成魔之路的外傳,一反傳統,沒有正邪之爭,不玩特技、大場面,純靠劇情、節奏、氣氛、演技。儘管劇情堆砌稍多一點,但後三者極為出色,尤其主角華堅馮力士的精湛演技,直帶觀眾代入小丑一角,感受到淪落、黑暗、可怖、沉重、無助、絕望、控訴、反擊,兩個小時滿滿的負能量。
電影有個潛規則,不論什麼片型,悲劇結局多沒有好下場,甚至變票房毒藥,但《小丑》反其道而行,卻錄得七億多美元的全球票房,可謂奇蹟。
《小丑》之所以撼動人心,正正就是負能量。本來,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,在當今貧富懸殊及民粹主義越趨惡化的社會中,生活倍艱難,總有一些遭遇與小丑相似,可供代入。面對貧窮、疾病、不公義制度、政棍、壟斷,被主流社會邊緣化、被同事排擠、歧視等,我們甚麼也做不到,就算很努力去做、去改變、去迎合社會、強顏歡笑,甚至心懷希冀,最終都失望而回。《小丑》越好賣,越說明我們的生活有多苦,人人都等著終極反擊!
強 生
(原載於:2019 年10月26日《澳門日報》,c5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