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T人是這樣煉成的
金庸小説《笑傲江湖》既有天馬行空的武功,也有絲絲入扣的人情世道。小説中的任我行,武功高強,呼風喚雨。現實有個虛擬世界,只要有創意,肯鑽研,同樣任我行,它是網頁設計。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資訊系統及科技部經理麥誠軒,正是這方面的國際級專家,今年被委任為明年“世界職業技能競賽”(下簡稱世職賽)網頁設計比賽總監。這位三十出頭的IT人,做出了很多澳門的第一次,現安心寫書、教育。
“我經常想,有甚麼可以貢獻人類?我會不斷將學到的東西寫出來,變成書本或教材,留給下一代。”
由任我行到人之患
麥誠軒自小追求高效率,有感電腦可創造世界,做到自己想要的東西,成功感十足,儘管也曾代表澳門到日本參加機器人足球世界盃,一度在“軟與硬”之間搖擺,最終情歸網頁設計。他説,硬件會受很多材質物理上的限制,軟件卻可天馬行空,“網頁符合我想天馬行空,有創意也要程式。你要五顏六色,東西飛來飛去又得;寫小遊戲、互動又得,滑鼠移到我臉上多了一撇鬚都得,整個世界任我行。”
麥誠軒曾被世職賽各地專家投票選為項目主任、副總專家,現晉身總監,當然練就了一身上乘的網頁設計功夫,靠的不是骨骼精奇,而係一個“勤”字。初二開始他活躍於澳門大大小小的網頁設計比賽,屢有斬獲,人生最關鍵一戰乃贏了生產力中心的比賽並接受培訓,參加二○○三年在瑞士聖嘉蘭舉辦的第卅七屆世職賽,一舉奪得澳門參賽史上第一面銅牌,獲特區政府頒發“功績獎狀”。他坦言入圍之初,一直認為自己只屬中前位置,但得當時的導師鼓勵,將勤補拙,
“做完老師給的練習,我會主動做多很多作業,不斷試及寫,結果愈學愈多。我現在都這樣教學生,要求他們不斷發掘、嘗試新東西。我上堂最重要是激起學生心中那團火。整個培訓才二百幾個鐘頭,教得幾多?教懂他們不斷嘗試就可以。”
初生之犢不掂輕重
二百多小時是甚麼概念?麥誠軒解釋,針對世職賽的澳門選手培訓,只約二百多小時便出賽,外國選手則可全職休學訓練,澳門能獲佳績很難得。世職賽有六十年歷史,被譽為“世界技能奧林匹克”,每屆都有超過一千名來自世界各地、廿二歲以下的年輕人參賽,競爭激烈,備受各國重視,最高領導人會接見獲獎者。像今年法國隊贏世界盃後見總統一樣,不同的是,選手一生僅得一次參加世職賽的機會。麥誠軒當年參賽情況歷歷在目,訪問時連答了三次“我記得”,尤其當年只得十六歲,自以為訓練有素、身經百戰,感受不到比賽的“重量”,但經首天的交流日後,才知道不是業餘賽,“對手個個都卧虎藏龍,有人更從西門子出來。個心開始怯,加上第一天開幕禮,大會播起We Are the Champions,整個人好激動,刻骨銘心,”既激動又怯,麥誠軒唯有朝晚溫習備戰,最終拿下銅牌。
“比賽後好失落,自己最擅長的都無時間做,突然之間又説我得了銅牌,好像坐過山車。”世職賽難就難在要求選手,短時間內完成四日都不同的題目,既要寫程式又要設計外觀,比賽每一步都有測試,看是否完善,必須精益求精,這正是澳門業界需要學習及改善之處。
誰說澳門人冇鬥心
麥誠軒履歷很完整,中學參賽無數,在香港中文大學讀電腦,畢業後留中大教育學院做教育遊戲開發,因為太早收工,寫遊戲做副業,創業三年後加盟生產力中心,以專長的IT幫助中小企及培訓。○九年至今是世職賽澳門區專家,培訓及帶學生參賽,對很多問題都有自身看法及經歷。
例如,澳門近十年組織很多年輕人參加不同範疇的比賽,獲得一定成績,到底有冇用?麥誠軒以世職賽為例,指比賽按國際行業標準,題目須經行業審查,行內認受性高,不論學生成績如何,都見過世面,知道國際及行業趨勢,不會成井底蛙,亦將國際視野帶回澳門,對職涯發展甚有幫助。他的一面銅牌也在考中大時幫上忙,“我成績不算高,但有世職賽銅牌、功績獎狀,以及一疊比賽的資歷及獎項在身。中大看分數外,還會看這些,結果便成功被錄取。全世界都知世職賽的份量,考試低分少少都可以考慮。”
很多人説澳門年輕人缺乏鬥心及競爭力?親歷其中的麥誠軒則指,澳門的成長環境確有點“溫室”,但不乏有鬥心的人,參加培訓又留得低的學生都有雄心壯志。至於競爭力,澳人不會比別人差,好像網頁設計主流是英文,是綜合的項目及產品,澳門資訊發達,澳人自少學英文,基礎及語言環境比很多母語不是英文的國家地區優勝,只是澳人不自知;澳門人又能融匯中西文化,年輕人參加比賽甚多,國際觀不俗,比內地大城市要好。“如果你要投身網頁設計這行業,必須大包圍,英國、美國、內地等的網頁都要學習,融會貫通。事實上,在澳門真的用得着。”
年輕人應該更主動
澳門在世職賽網頁設計比賽中,一共獲得了一金、二銀、三銅、兩個卓越表現獎章。一七年馮學健勇奪澳門參賽史上第一面金牌,師傅麥誠軒也躋身金牌教練行列,他以達成心願去形容。但一三年的謝俊昇更難忘。謝當年十六歲多,是麥從中學寫app興趣班中發掘出來,從未寫過網頁,但經高強度的訓練及比賽,過關斬將,最終拿了銀牌,“由0到1只約十個月時間,其他參賽國家地區的專家都好驚訝。”
麥誠軒對學生稱讚有嘉,唯一有微言的是怕醜,這是亞洲人的通病,“我們事前會教澳門學生看圖認人,見面時要握手。主動性都可以,但有叫就有做,再遇其他陌生人就未必做到。”亞洲各地的專家亦差不多,
“中午食飯,亞洲的隊伍喜歡自己人坐在一起,但我好積極、主動離群,爭取機會與其他國家專家交流,了解行業發展趨勢,各國的側重點,我希望學生也學習得到這點。”
離開是讓團隊壯大
由十多年前參賽的青澀少年,麥誠軒搖身變為總監,將統籌整項比賽,如安排所有人員的工作、流程、物資及比賽題目等,也要設計一些機制令比賽更公平、公正及順暢,時刻都要應變。麥誠軒被委以重任,背後有段故事及考量。麥回憶,去年最後一晚比賽,凌晨三時才完成所有工作,他和另外兩個核心管理人員到酒店房間商討,總專家説明年未必參賽,另一人無意當總監,因跳上總監後,會知很多秘密,犧牲很多,如各地區選出參賽學生後的一年內,總監不能再帶教學生,且一升職就不能返轉頭。他考慮到,接任總監必須跟足大會規定,不能再教學生,意味着澳門要重新培養一個網頁設計專家,未來幾年未必能有好成績。然而,為了比賽繼續向前,便當仁不讓,向大會交履歷,通過面試正式被委任為技術總監。
犧牲教學換一個總監,值得嗎?麥誠軒點頭稱是,哪怕也有過掙扎,“對生產力中心而言,無論我再培訓多一些學生,中心都只有一個網頁設計專家,我亦無動力交棒給別人去做培訓。但當總監後,逼着要改變,中心正逐步組建網頁設計的專家團隊,即是説我們將由一個人變成一個團隊,對中心薪火相傳更有幫助。”麥誠軒將整理世職賽網頁設計比賽的資料成為一套教材,應用到澳門的相關培訓之中,未來的培訓可望更加正規化,對人才培養及業界都有幫助。
原載於:2018 年9月9日 《澳門日報》:澳門街
what we did
- 採訪
- 撰稿
- 攝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