笑踏人生路 坐看雲起時

一場談笑風生的訪談

人生有多少個十年?十年時間説短不短,説長不長,能順應時勢,把握好機會,並創出一番事業的人不多,全國政協常委廖澤雲為當中少數。每隔差不多十年,廖澤雲就會蛻變一次,由從事懲教工作出發到成為地產發展商、投身政界,中間當過“科學家”,現在著手金融科技,未來轉做銀行家,名符其實“百變星君” 。他強調,對的路,要堅持走下去,認為要變或者錯了,就立即改,沒有人永遠都是對的。

身為澳門當時得令的政商要人,廖澤雲既是澳區全國政協常委,也是行政會委員,更是澳門知名商人,在澳門及內地,脈絡深廣,生意遍及各行各業,但鮮有接受深入訪談,搜遍網上資料也只片言隻字的簡單描述,其真正的營商從政哲學鮮為人知。

廖澤雲的風雲人生,可用一個“變”字來形容,有些“變”出人意表,一如他回應訪問的第一句,總是媒體最愛的金句

  •  如對事事都管、出一毫子都要知的微觀管理,他認為〝你想條命短啲,咪咁!〞
  • 升職加人工即辭職,因為〝錢賺得太多〞;
  • 當年不做食品出口貿易,因不知生產過程,〝毒死哂啲葡國人,咪大鑊!〞
  • 他很少與人合作做生意,皆因很多都是拍檔騙拍檔,〝十成都傷感情〞
  • 員工古惑少少,就當加人工。
  • 自己在政府總部返工時間,無人長得過他。
  • 自己亦是個科學家,澳門通可以撼贏馬雲。
  • 問他這麼多工作,如何分配時間,他答〝我無嘢做嘅!〞
  • 問他成功之道,他説靠運,〝衰在澳門無石油,唔係我一掘落去都有石油噴出來。〞 
  • 問他是否近來低調了,他說,由頭到尾都不高調,只是上世紀90年代買了一部勞斯萊斯。

然而,幽默歸幽默,笑一笑就好,深聊下去,還是有故事的。

廖澤雲予人的印象首先是房地產發展商,原來香港出生的他,年輕時在香港浸會大學主修英國文學與語言,副修社會學,一心讀好英文,然後到外國讀書,怎料後來計劃取消,畢業後加入了香港懲教署。好好地做了三年,本有升職機會,卻毅然辭職,“當時大學畢業生做公務員,工資一律是1,688元,太太在房屋司做,自己去了懲教署,做了三年,如果升職能升級到4,800元。當時我想,多了三千元工資,已經很高,夫妻倆一共七千多元。然而,錢賺得太多,你就會想求安逸,走不走呢?到時候就轉不了行了。”他強調,對的路,你要繼續走,認為要轉的時候,就得馬上改。最後與太太商議後,廖澤雲1977年來到澳門幫岳父做貿易。

他說,當年做貿易,種類繁多,包括成衣、鞋、眼鏡、瓷器、食品等,且不限於澳門,還出口到整個亞洲、非洲及葡國等。當年資訊科技不發達,做貿易要親力親為下很多功夫,掌握很多知識,“每一樣東西你都要懂。你要知道它的好處、壞處、價格優勢及耐用程度等等。”他隨手拿起一部計算器,或者人們身上一個小物件,都可以說出個所以然來,“這部計算器有什麼特別?現在你看來沒什麼特別,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就很特別,因為它是十二位數的,而且用光能,到達某一個光度就能運作。當年有五位、十位、用電池的,十二位與其他計數器只差兩位,但這兩位數已是天壤之別。礦泉水都有很多知識點,水也有二十多種味道,還有專業的品水師。我還賣過眼鏡,過百萬的銷量,賣到葡國及歐洲,當年一副只賣港幣四、五元,因為歐洲陽光猛烈,開車一定要載太陽眼鏡,但它卻是最易遺失的物件,但四、五元就無所謂,多買幾副也可以。”

“每一樣東西你都要懂。你要知道它的好處、壞處、價格優勢及耐用程度等等。”

修讀英文,入職懲教,到從事貿易,這一個個多姿多彩的世界,正適合靈活多變的廖澤雲,“人生就是如此,除非你做老師,一路立定決心,要桃李滿門,那連校長都不願做,因做了校長就不能再教書。事實上,有這樣想法的人,好像我父親,一生都做教師、辦教育。”廖澤雲在事業上沒有父親的專一,貿易生涯幾年後,有感成衣業有去中介化趨勢,1986年正式成立康澤工商,開始在青草街開廠從事製衣業,1997年更來到聯生工業村,建了兩層十四萬平方呎的新廠房,實行澳門最先進的全自動化生產。在差不多同一時期,廖澤雲的生意步入多元化,包括公交、地產及科技等,用他的話,“除了黃賭毒外,什麼都做。”

廖澤雲做項目發展、房地產聽得多,其科技生意卻鮮有曝光,當中以遠程數據傳輸最多,他二十多年前開始著手研究GPS,香港用了八億元研發八達通,而當時尚在廖澤雲旗下的澳門通只花了四千萬,便做到與八達通一樣功能的支付系統,難怪廖澤雲笑稱,自己算是個“科學家”,可惜敵不過抄襲,“我們還有好多科技,但都被人偷了。澳門通在當年算是高科技,若當時形勢好政策配合,澳門通能進入內地,哪裡還會有如今的馬雲?我們亦一早有專利技術,能用於遠程抄水電錶、煤氣錶等,但無奈也被人抄襲,你怎去打官司?”他還透露,自己也曾受到本地不合時宜的法律拖累。事緣,2009年其計劃在澳門某高級樓盤安裝遠程抄水電錶功能,既可省人力,也能檢測到水管有否損壞及有否被人偷電等,可節省大量成本,無奈受制於法律而無法實現,“法律規定每個電錶安裝一塊晶片,就被視作為一個發射站,每個發射站每月須繳交四百元費用,但實際上每戶水費都用不到四百元呢!”這樣一來,成本變得更昂貴!

在如今炒風熾熱、樓價高昂的年代,房地產話題少不了爭議。廖澤雲解釋,樓宇的定價非發展商或買樓者單方面能決定的,發展商想高價賣,消費者想低價買,澳門是自由市場,價格最終還是由市場決定,發展商只佔所有樓宇市場百分之零點幾,很多人雖不是發展商,卻是有樓一族,樓宇升值他們也能得益,“樓價高不完全是壞事,這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,只是有少部分人買貴了,當然沒有物業的人是最慘的,但政府以有形之手去壓制,過分干預市場也不行。”

廖澤雲重申,樓價是選擇問題,且不單要看價格,還要看該等物業價值的購買力,不宜隨便壓制,市場會自我調整。

說起廖澤雲名下公司眾多,加上政治要人身份,大大小小的會議、宴會、活動多不勝數,時間分配應是個難題,“其實我沒什麼事要幹的啊!”這是廖澤雲回應的第一句,之後便收起笑容認真地説,他屬意宏觀管理,安排不同人員負責不同範疇,最重要是責任人要“靠得住,我信得過,知人善任。”一個人每天工作八至十個小時,最多十二個小時,不可能一個人完成所有工作,否則四十八小時都不夠用,“請人就要請到對的人!還要好好教導,給機會讓員工學習。之前有人説,康澤像少林寺,訓練出來的個個都能幹,都可以獨當一面。”

至於用人之道,廖澤雲有自己的一套,“老實說,十個人之中,八個都有小聰明,不過分的話就隨他去,但太狡猾就不行,主要視乎自己的容忍度。”廖不諱言亦有信錯人的時候,“通常來説,你只要給予足夠的信任,一般不會出事。真正狡猾的都不會升到高位,一早篩走了。”廖澤雲自豪地説,他很多同事都在公司工作了二、三十年,流失率很低,也極少開除人,“好多員工都是和我一起打拼的,一起捱到今天。”

廖澤雲:知人善用,用人不欵

除生意外,廖澤雲社會事務甚多,而政府改制每人只能擔任三個委員會後,其公職比之前少了很多,現在只參與行政會、澳門基金會及科學發展基金。至於社團職務,廖澤雲的做法是十年即止,尤其做行政及執行者,十年便換一換,不然創新能力會降低,“像大學校長,做兩三屆就要換,而不是像從前那樣,一做便做到退休。”

作為政治人物,廖澤雲1984年便加入現時行政會的前身,即澳葡年代的“諮詢會”,早早便進入了澳門政治權力核心,一做便是35年,時間之長無人能及。多年來,廖澤雲不時會被傳媒追訪社會熱點問題、議題,當中少不了批評或者謾罵,“這個也簡單之極,一個人因為他重要才會被大眾責罵。如果連這些都接受不了,就不要做公眾人物。所以你罵我,我很開心,起碼你心中有我……感謝大家對我的關照和關心。”

笑罵由人

按過去經驗,只要廖澤雲一回應新聞,必定引起公眾關注,多少與廖式言論有關,一如上述有關樓價的回應便很典型,自有其一套説法和道理,但不是人人認同,“除非不説,說出來就是心裡的話,大家可以批評我,我也不會計較。雖然沒人會這樣説,但我會,因為事實就是如此。我不會因為求上進而講假話。如果有些事說了出來,能夠令社會進步,我不會諱言。”談到低調高調的問題,廖澤雲笑著不認同近年低調了,“我是由頭到尾都低調,何時高調過?最高調的時候就是90年代買了一輛勞斯萊斯。當時有人説,澳門沒多少人有資格坐勞斯萊斯,為什麼坐車還要講資格?我喜歡開車、玩音響、攝影,但現在已不開車了,因為年紀大怕反應沒之前快,影響到其他人。”

在政商界打拼多年,廖澤雲一路走來看似一帆風順,如今仍是每天八點準時上班,“我是運氣好,當然眼光也得準,還要堅持。我認為正確的就去做,但一旦發覺不對,會馬上改正。這個很重要,一個人不會永遠都正確。今天一切其實都是努力奮鬥得來的,運氣與堅持有時成正比,我運氣好,需要時總會有人幫我。”

其實,看得比人準、走得比人快、有前瞻性,這才是廖澤雲沒有誇口説出的成功之道,“第一不要停止學習,要多觀察,不是說非要讀大學,或者學到博士,觀察很重要,例如開會時,十個人一坐下,我一看就能知道你會説什麼,他和她又會説什麼。你呆著坐下,渾渾噩噩地,什麼都不知道就差遠了。”

〝我認為正確的就去做,但一旦發覺不對,會馬上改正。這個很重要,一個人不會永遠都正確。”

“第一不要停止學習,要多觀察。〞

澳門娛樂博彩業一業獨大多時,經濟適度多元始終未有大起色。廖澤雲直言,澳門一直都靠博彩,未試過適度多元,未來第一步應是博彩業先多元化,這是澳門最強的優勢,不應放著最擅長的不理而捨本逐末,“若是連博彩業都做不好,還怎麼想其他?例如,澳門有拳擊博彩嗎?如今拳賽在澳門舉行,賭盤卻在歐洲、美國!明明自己有能力做,卻不去做,反要辛苦地另闢蹊徑。”

廖澤雲表示,澳門確實需要多元發展,他仍會為政府出謀獻策,但必須解決人資、人才不足問題。目前澳門的一些政策走了彎路,例如保護政策、福利政策太多,讓很多人喪失了向上走的動力。尤其年輕人不應過分依賴政府,政府提供過度的福利反而不好,“看上去是保護,實際卻容易令人不再主動學習,裝備自己。如果我的兒子在18歲時我就給他五千萬,他還能幹出什麼成就?”

另一個是人才困局,身為澳門科技大學校監的廖澤雲,對現時教育政策亦另有看法,澳門生源本來已不多,中學一畢業,三分一得的人到內地升學,三分一去了台灣或其他國家地區,我們實在不應該把最好的人才送給別人,“我贊成保送,但不是保送一千幾百人。如果是精英學生要修讀澳門沒有的專業,當然可以保送去外地升學,但如果最後拔尖的學生都流向外地,本地的大學如何能有成就,出去的精英會回流嗎?澳門如何留住人才?”政府應該想辦法把最優秀的人才留在澳門,“應加大投入資源培養他,鼓勵他在澳門工作。”廖澤雲三十五年前創辦澳門管理專業協會,後又開辦科技大學,就是想為澳門培養精英人才。

留位澳門人材

至於未來,廖澤雲看好金融科技(Fintech),現正籌辦一間Fintech銀行,預計今年八月啟動,只是目前面對很大的人才難題,新公司需要二百個人(專業外僱),但礙於政策所限,應無法全部通過審批。“我在開拓新路,但政策支持不足,員工現只能在橫琴工作。”

澳門是個不愁工作的高收入城市,近年有股創業熱潮。作為過來人,廖澤雲透露,十多年前已向政府提出,年輕人社會知識不足、經驗淺,實在不宜過分鼓勵他們創業,必須謹慎行事,就算鼓勵都宜穩打穩扎,培養好他們自身技能,所謂“授人以漁”,才可避免走錯路,總比只是貸款給他們,最後欠下政府一筆債要好。“大灣區機會多的是,但你必須先裝備好自己,知識要全面,缺乏準備很容易失敗。”尤其現階段仍存在很大變數,他提醒年輕人不要胡亂創業,至少先積攢十年經驗,看準未來的趨勢,有足夠的把握才投身商場。

原載於:《澳門管理人雜誌》,2019年4月號

what we did

  • 採訪
  • 撰稿
  • 攝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