環保大趨勢下的膠袋商機

充滿爭議的議題,你我都逃不掉!

澳門中華工業集團主席、膠袋大王徐公敏

環保大勢所趨,“走塑”呼聲不斷,澳門中華工業集團主席、膠袋大王徐公敏卻支持環保、減塑,多年來將環保概念融入日常經營及生產之中,其環保視角不同於一般人,看到環保背後的經濟誘因。在他眼中,環保不是花錢、蝕錢的事,相反是其膠袋王國不斷壯大的其一原因,因環保可以省成本,生產厚身無毒膠袋既環保,又可賺更多。精打細算,看到別人看不到的,兼比別人行快一步,正是徐公敏白手興家,建立膠袋王國的關鍵。

垃圾圍城、膠袋滿海

近年不時在臉書等社交媒體,看到垃圾圍城、膠袋滿海的畫面,有海洋生物如海龜,誤當膠袋、飲管等為食物,甚至因此死亡,打擊塑膠產品形象,全球掀起“走塑”潮,香港、台灣等推膠袋徵費已算溫和,亦有國家計劃全面禁用膠袋,靠此起家的徐公敏遇到新挑戰。訪問時,主動挑了減塑對公司影響的問題率先作答,更準備了BBC一套講述地球環境被破壞原兇的環保光碟,有備而來。

徐公敏笑指,環保議題受重視,造膠袋生意壓力大,個人不想搞對抗,行事比之前更低調,但感將環保矛頭指向生產者不公道。他解釋,膠袋最初因好用、包裝方便、價格便宜,既受產品製造商歡迎,消費者樂於使用,部分商家更視膠袋為廣告媒介,故使用量日漸提高,行業越做越大。2000年左右,已有人提出環保問題,近年社會高度關注,膠袋被妖魔化,但並非不用膠袋就能解決,香港、台灣的政策都不算成功,“通街都是膠袋,用得不好就丟。這不是造膠袋的問題,也不是產品問題,而是使用者問題,但大家不追究使用者。”正如現在快餐、外賣流行,尤其內地快餐即棄餐具、用品甚難處理,亦難找到替代品。

“通街都是膠袋,用得不好就丟。這不是造膠袋的問題,也不是產品問題,而是使用者問題,但大家不追究使用者。”

徐公敏稱,現階段膠袋不可或缺,需求仍高,出現今天的塑膠問題,源於不當使用及石化原料生產,故關鍵是如何製造及如何使用,“所謂膠袋千年不分解是否正確?所有反對用塑料人士,是否真正了解實際情況?塑膠是常用物料,不用塑膠得用其他物料代替,我們如何取捨,如何才是對地球最好的方法?”他冀社會多了解影響地球環境的因素及如何做到真正的環保,如有人收集海上膠袋等,循環再造,甚至有足球球衣都由該等廢料造成,但這些再造產品成本甚高,若用質素差的黏合劑,毒性甚強;亦有大學用樹葉做食物包裝、餐具,成本高之餘,製造過程的環保也不一定理想。所以循環再造並不簡單,製造環保產品的過程不一定環保。

澳門人重視環保,但真正落實做到的不多。徐公敏並非“只説不做”,一直將環保概念落實到公司的日常營運及生產之中,包括所有工廠盡量用自然光,減少損耗及節約用電;建設很多雨水儲水池,供廠內冷卻系統循環再用。另所有生產用的溶劑、油墨均物盡其用,最後才交回自身的化工廠回收、處理;各工廠的塑膠廢品、邊角料全部回收使用。就算公司設備損壞都維修再用,不輕易丟棄。如此大費周章,不單靠理念,徐公敏更看到背後的經濟誘因,

“其實,節能最後是慳錢,你樣樣亂用得多,怎能慳錢?在慳錢角度即是環保。公司有今天成績,堅持節省、環保是其中一個因素,這些舉措也得到買家的正面評價。”

徐公敏坦言,公司十多年前已開始轉型,減少膠袋生產。2005年在珠海斗門設立了達華塑料包裝公司,耗資1億多元購入了6部德國的多層共擠塑料薄膜的生產設備,主要生產食品包裝產品,可隔水隔氣,解決腐爛問題,將食品有效期延長6個月,“所以從另一個角度看,塑膠產品對人們也是有益處的。”強調他們在膠袋的環保轉型上,加入不少高科技,拉開與競爭對手的差距,亦為公司增加利潤。產品會配合國際環保需求而調整,以多次使用為原則,要可循環再用、可分解、可燃燒、無味無毒;同時加入碳酸鈣,減少塑膠使用。公司亦持續研究各種物料的差異,現主要的膠袋為無毒物料聚乙烯,包裝食物不釋出塑化劑。至於傳統膠袋,則因應各地標準及客戶要求去製造,“哪怕對環保很重視的歐洲國家,我們的生意仍有很多。我看到垃圾袋的需求越來越大,所以重點供應回收再造、可分解、加入碳酸鈣的膠袋,亦是從源頭為減塑出力。”

支持限塑,不等於生意少

對於限塑趨勢,徐公敏一直支持,亦看到商機,身為香港塑料袋業商會榮譽會長,他率先提出限塑呼籲,製造環保膠袋,“限制自己不等於生意少。其實大把生意,全世界很多地方都要用膠袋。所以我們與政府談,限塑可行,膠袋徵費正面,尤其不許用又薄又細一次性的膠袋,環保得來也對生產商有利。我們盡量生產可多次使用的膠袋,亦會同客戶商討,雖然可多次使用膠袋價錢貴一點,但材料更厚,可多次使用,對生產商及客戶都有利。做一個厚袋等於二十個薄袋,怎會不贊成呢?未來限塑時,只有哪些可多次使用兼不能不用的膠袋,才能保留下來。”

至於澳門應否限塑,徐公敏預計遲早都會,但現實比較難。因澳門乃旅遊城市,很多旅客購物,產品包裝要靚、要防腐,塑料包裝難以避免。另用紙袋裝容易爛,底部黏合膠水有毒性,無毒膠水很貴未必化算,所以紙袋與膠袋長期不停交替。至於超市,徐公敏倡不送“背心袋”,收費一元應該“差不多”,料可減少使用量。

減塑又好,走塑又好,説易行難,需極長時間才能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。同樣地,徐公敏的膠袋王國也經長時間刻苦經營,才有今天規模及應對環保潮流的能力,一切始於一顆愛國心及生意頭腦、計算。

初出茅廬,由油站長對山寨廠

徐公敏1951年澳門出生,求學時正值國家積弱,動盪不安,故立志為國家富強出力。1969年高中畢業,學了一段時間會計,首份工作在聯英行石油公司做二櫃,月薪二百元,主責公司營運,如安排送貨等,通過努力工作,學習到石油氣工程、店務管理等知識,又認識了不少商舖,對澳門環境了然於胸,五年後升職“頭櫃”全權掌管銷售及管理工作,事業看似順利,背後吃了不少苦頭,“當時工作好辛苦,由朝做到晚,什麼都得做,星期日也要返工,拍拖都無時間,試過有女朋友因他工作太忙,移情別戀。我老闆跟我講,阿敏,你有本事賺到錢,唔憂無女朋友,畀心機工作吧。佢係搵我笨!”徐公敏笑稱,事實上他對工作有極大興趣,一直寄情工作,“每樣東西都學,將工作當作興趣及樂趣,好多時苦中作樂。不過,過程中學識了很多東西,管理學就是如此,什麼都有一點。”

徐公敏之後出任油站站長,很快令油站生意額提升,“點樣為油站多做一點生意?首先,我開創了24小時通宵營業,以前十點就關門。”之後帶領團隊堅持優良的服務,包括保證到汽油質量好、無雜質,加油量準確,亦會幫客人抺玻璃,“第一俾足貨,第二服務好,第三油質要靚,很多老闆來入油,排晒長龍。”徐公敏不單為油站“升呢”,還認識了很多生意場上人物及老闆,人脈關係逐漸加強,最終受啟發並得到家人支持而創業,幹起膠袋製造的生意,哪怕當時人工高、分紅好都走出舒適圈,“當時同他們聊天,他們説澳門工業興旺,要用很多包裝膠袋,但當時只得一間膠袋廠,供不應求,所以很有前景。”

不畏困難 百手創業

徐公敏1976年與兩位朋友各出資一萬元,成立中華膠袋廠,一切由零開始,先分期購入一個黑沙灣六百呎的小鋪,在香港買機器,自己亦過港學習了3個月。開始時聘請了兩個伙記,這三個仍有正職在身的“老細”則輪流落場幫手,並向透過油站認識的廠商拿訂單,最初每月只做到1萬元生意,困難重重,主因經驗不足,機器質量不夠頂班,又遇到資金、地方不足、塑膠原料難買及成本高等問題,“每次交貨都畀人鬧,勝在厚面皮、關係好。當時需求很大,要求比較低,雖然我們的產品鬼五馬六,但多數廠都算數、收貨,今時今日就不行了。不過,客戶捱了幾次差質量,我們也都識做。”徐又笑説,當年最大困難是資金不足及辛苦,幾乎24小時開工,

“第二日要交貨,半夜就要做,又不能停。做唔切,就過香港買,自己試過托幾包膠袋,親身送貨。”   

徐公敏慶幸,當年沒被困難打敗,積極去面對。經2年搏鬥,生意就達每月10萬元水平,後來又克服了資金問題,購入合時工業大廈一個三千尺的廠房,添置印刷機等新設備,又擴大員工隊伍,生意由小鋪發展成工廠。加上當時製衣、針織、手套、玩具等製造業興旺,包裝膠袋需求甚大;各行各業亦告繁榮,商店持續增加,全需印刷精美的購物袋來包裝及宣傳,公司業績更上一層樓,開始得到各界的認識及認同,80年代初一個月便有40萬營業額,利潤約四萬元,“當時四萬很多錢了,拿一千元過香港,住半島酒店,去食魚翅,夜晚跳舞都用不完。”

徐公敏當年遇到的最大挫折,當數1983年合時大火,整棟被燒毀。然而股東合作,又得到銀行支持及貸款,很快重整旗鼓,翌年在筷子基建立起一間規模更大的工廠,生意翻了一番,兩年後再擴大到澳門工業中心10萬呎廠房,一躍成為全澳最大的膠袋生產廠家。

大膽闖出去

潮流興講“大灣區”及“一帶一路”,原來徐公敏是先行者。年青時的徐公敏立下宏願,冀有日能自駕遊歷神州各地,看到中國改革開放良機,1987年即在珠海南屏北山,開設內地第一間工廠,隨後為穩固供應鏈及確保質量穩定,陸續在廣東各地開設一些配套的周邊工業,包括瓦楞紙箱廠、油墨生產線、注塑生產線、溶劑化工廠,增購高端膠袋的生產線等,實現生產一條龍,更引領低迷的內地膠袋工業重新發展。當時他們珠海廠房一個月的產量已達幾千噸,是亞洲前三名的膠袋生產商,不但香港的百佳、惠康,其客戶更遍佈法國、英國和日本等地,包括著名的迪士尼,就連非洲國家選舉的旗幟都出自他們手,以上部署及業績,正好顯示除公敏精於計算之道,“當時內地供電未得,雖然公共電網費用比私人發電貴一倍,但政府供電不穩,只能同意我們自己發電。我們所有工廠均自備發電機,形成一個完善的生產系統,一個月便省回幾百萬電費。所以做生意有時要將一些困難變為機遇。”不過今時唔同往日,內地經濟規模漸大,政府對外商投資一、兩億已無大興趣,入內地做小生意可以,但想像當年般拿土地發展就甚艱難。

踏入廿一世紀,廣東經濟轉型,人力資源緊張,各地政府冀引進高科技企業代替製造業。基於成本及競爭考慮,徐公敏2008年在越南胡志明市設廠,利用東盟政策,產品供應中國內地、澳門及全球市場,內地則淘汰低產值的膠袋業務,“一帶一路我們一早已經推動,但推動過程好吃力,因海關經常卡住,內地很多方面講及做仍未配合得到。”

總結向外闖經驗,徐公敏教路,在珠海辦廠初期,對內地的語言、文化、飲食習慣等都了解不深,員工來自五湖四海,不同人群有不同價值觀,故須了解、融入當地文化,並按其要求而行,才能令員工信任公司,“員工有時不聽話,我們找人做形象顧問、企業文化導師。培訓相當重要,且不止於教他們工作,還要教他們溝通,他們要明白公司為何要這樣做才會幫你。”

徐續説,當年澳門的主管培訓做得好,才可應付內地多個工廠的管理工作。內地設廠經驗亦有助他們遠征越南,儘管人生路不熟,困難更多,特別越南工人的做事方法和生活喜好,跟中國工人有明顯差異,“胡志明市係一個快樂城市,員工不可以鬧,五點收工去飲咖啡,一出糧就放假,星期六、日不會返工。開始時先遷就他們,有些員工肯做,便引導他們,待他們搵錢比較多,其他人便會跟隨。”經過努力融合,越南生產團隊已穩固,哪怕早年反華,生產亦不受影響,“人不是只有食就得,要尊重,要和他們做朋友,做了朋友就不得不幫你忙,第二要有激勵、獎勵。”建議想投資“一路一帶”人士,必須清晰當地的電力、人力資源是否穩定。

了解、融入當地文化

管理好團隊,激發員工向上,一直是管理者最重要工作。徐公敏堅信,領導者要具博大的胸襟,能屈能伸,有世界觀和微細的思維;管理者要有計劃的充足準備,強而有力的控制,應變力要強,反應要快,有責任、公平、誠信;組建強大的團隊,要親自調配、選才、派工、培訓,尤其培訓很重要,每個人都要獨當一面。管理既要放權,也須從嚴,不怕管得細;要培訓很多管理及執行人員,且分工要細及清晰,如分管生產、員工團隊、企業文化、融資等;另要落實責任制,有獎勵制度,多勞多得,

“如果員工多,你又放任他們,一定會變懶。但平時不要得罪員工,要教導他們。”

業務多元化

膠袋生意越做越大,隨著股東退出,徐公敏全資擁有中華膠袋,2001年成立中華工業集團,2010年向其他行業發展,開始投資澳門房地產,先後成立了信置中華膠袋生產及房地產發展有限公司、誠德置業投資有限公司,捉住了樓市熱潮。徐公敏説,公司新一代加入,將繼續發展房地產,同時開拓餐飲業,亦計劃發展親子活動的文化創意產業。現時最大心願是下一代接班,並在此基礎上繼續做膠袋及推動其他業務,一切看他們的意願及能力,因為膠袋生意難做兼辛苦。徐亦鼓勵下一代做更多社會工作。

澳門政府現大力推動創業,徐公敏坦言,現在澳門賺錢不容易,電商平台費用亦不便宜,需有一些辦法及心思。他綜合自身經驗,提出多項建議,如創業前最好先打工學習、歷練,否則不應創業,“人際關係對創業非常重要,所以應該先打工,並要以工作為樂,當自己是老闆般搏命,自然領略到當中需要,如果打工交差,一定學習不到。責任感也是做生意關鍵,須時時從別人立場考慮。因為做每一樣事,一定影響到人。亦不要嬲人,或者別人都有難處,要視身邊所有人都是團隊一員。”

徐公敏提出,創業者要懂法律、會計等,選擇行業時興趣行先,不熟不做,更不要為做而做“貪過癮”及怕失敗,事事應親力親為。資金方面,開始資金籌集一定不易,分配運用很重要,創業初期不該借錢,但到一定階段最好能有銀行支持。若是零售、餐飲,鋪位地點必須認真選擇,多聽意見,勿獨斷獨行,租金、按金、裝修期要計算好。

更重要的是,錢要用得其所,不應花費太多在裝修之上,以適當設計、省成本、耐用為最好,“因為你已經好緊,當然,或者你很有錢,但很多錢去做生意學唔到嘢。”做生意變數多,第一、二年不知生死,最緊要資金要足,做到第三年就穩陣,“你要自己知,要有資金捱落去,明明係得的項目先慘,因為唔得的話,早一點不做好過。”徐公敏最後強調,創業並非千篇一律,凡事總有正反兩面,考慮必須全面,“無什麼特別忠告,都要自己計算做多一點,有把握就做。當然樣樣都不敢做,又起不到頭。”

(原載於:澳門管理人雜誌(75期)

what we did

  • 採寫
  • 撰稿
  • 攝影